科创板弹药准备好了么?250万投资者、超千亿元准备进场( 六 )

对于这个难题,科创板的各方参与者都在不断探索,不少券商研究所以及公募机构都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探索不同的模型,在后市不断的论证中会更加成熟。

估值难定之外,也给被要求在承销保荐过程中进行跟投的券商带来难题。“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投行的定价和销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重保荐轻承销的思路很难赢得市场竞争,而是直投、投行、销售一体化的竞争,而这些,都离不开相关产业链的投研能力和机构客户的储备能力。”上述投行人士称,“保荐+跟投”的模式设置也给券商带来资金和投资能力上的考验。特别是面对一些尚没有收入或未盈利的公司,券商的进行直投时的挑战更大。以医药公司为例,假如新药推出没有获批,这就会对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团队考核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延迟发奖金等。此外,因为跟投也有一定的成本,承销费率可能会进行调整。

虽然对科创板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对于这一新生事物,韩东也有自己的担忧。

“在企业申报时,关注到不少标的,去各地证监局网站查看过后发现,不少企业本是打算上科创板或中小板的,科创板开闸后便转到了科创板。”韩东称,自己与不少创业板企业曾经有过接触,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