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半的赫比小子!暑假快乐!( 六 )

把这样一个人物写得这样鲜明又能读下去是特别难的。因为“唯唯诺诺、絮絮叨叨”两个词,已经把这人说尽了。接着如果只直接引用他说的话会让读者生厌,因为他说话本来就令人厌烦。如何让读者保持对人物的厌烦,却仍然使他在故事里鲜活地发挥作用,而不是被读者大段跳过呢?那就是先解析他,夸张地、细致地解析,并且给读者一根解开他话谜的钥匙:本该用四个字,只说其中一个。

拿着这根钥匙,无聊的对白变作谜题,成为饶有兴味的一部分。个性无聊的人物融入了故事,成了可爱的色彩。阅读体验和对人物的观感,会被读者掺和到一起。好的文学就是应该每一段都能被细读。就好像读画,远有远看的味道,近有近看的细节,怎么看都耐看,这样就叫优秀。这种例子太多了,随手翻开任意一页都可以看到好几处。我每次重读这本书,都会发现新的,令我心中一热的细节,有时大笑,有时哽咽。

作者赫尔曼·沃克是一位普利策奖获得者。把一个个不那么可爱不那么有梗的东西,有序地排进故事里,变得如此引人入胜。也许这是从新闻写作训练中得来的。

行文至此我对读者有最后一个请求,想请大家记住,赫比是11岁半,不是11岁。当这个故事结束时,赫比离12岁又近了一点。祝愿所有的小孩,都能拥有这样的暑假,一个充满勇气和冒险、满载悲伤和欢笑的暑假。即使被写在故事里,也能让每个读到的人又笑又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