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9条“最广州”步径( 四 )

建设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方面,到2035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数达190条,旅客吞吐量达1.2亿~1.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00万吨。国际航运枢纽方面,至2035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7.5亿吨,邮轮年旅客数量达300万人次。国际铁路枢纽方面,至2035年,新增10条高铁,客运量达4亿人次,货运量达7700万吨。

同时升级轨道网络,至2035年建成2000公里左右的轨道网络。

焦点三:建8条生态廊道 6条通风廊道

在国土空间格局方面,重点建设“三纵五横”的生态廊道体系,分别是:北二环生态廊道、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生态廊道、金山大道-莲花山生态廊道、横沥-凫洲水道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增江河-东江-狮子洋生态廊道、帽峰山-火龙凤-南沙港快速-蕉门水道生态廊道、沙湾水道生态廊道。

至2035年全市水面率达到10.2%。保护提升森林资源,至203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2.3%。

重点打造精品珠江三个十公里,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骑行道、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加强建筑高度管理,保证都市地标建筑的40%~50%以上可见,山体、历史地标的1/3以上可见,强化云山珠水的城市整体意象。建设市域6条通风廊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