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 四 )

“有时候你摔了一跤,但绊倒你的很可能不是砖头,而是一块金子。”后来回忆起这段波折的经历,王中林如此形容。

研发无需电池的自驱动心脏起搏器

2012年,王中林带领团队构建了全新的纳米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小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把人走路、说话、心跳,肌肉收缩等运动中由摩擦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转换成电能,为一些设备供电。未来很多装置在身体中的医疗器械就不再需要电池了,因为自驱动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己发电的技术。这一技术还可以推广使用在安防和老年人监护等方面。

王中林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

图3/5

利用纳米技术可以把环境中无时不有处处有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来带动一些小型的电子器件,就可以制造出自驱动的微纳系统。图/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网站

今年年初,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王中林及其同事联合研发的一款可植入式自驱动心脏起搏器:无需电池供能,仅从心脏搏动中就能收集足够的能量,确保心脏起搏器工作。这意味着,患者不必再为更换电池失效的起搏器遭受多次手术之苦了。中美科学家团队在猪体内证实,他们的可植入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心脏起搏,还能纠正窦性心律不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