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企业深陷困局,从奥飞、群兴玩具等看转型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国内的玩具市场需求很大,而且近几年又有肉眼可见的增量。但据了解,目前国内的玩具上市企业大多数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依托如此大的市场和本土作战的优势面前,为什么国内的玩具制造商迟迟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国内玩具企业起步较晚,而且在技术尚不成熟的阶段,以大规模的代工厂、模具化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在这样开发设计的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国内玩具厂商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而全球玩具行业正遭受电子化游戏的冲击,在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即使是国内领头的玩具企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从奥飞娱乐看IP

如今想要在转型泛娱乐产业后立足,就一定绕不开IP,消费者们对于IP的认可决定了这一领域的溢价能力,也就能促成更多的营收。其实在15年前左右,奥飞娱乐就拥有了国内极具影响力的IP--奥迪双钻。

玩具企业深陷困局,从奥飞、群兴玩具等看转型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尽管那时消费者们的产权意识和消费能力与如今相比相差太多,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奥迪双钻和四驱车是互为代名词的,彼时四驱车的火爆程度完全可以和如今的皮卡丘们媲美。不过这样的IP没有长久的持续下去,奥飞娱乐将成功的关键归结为了模式的打造,而不是IP的变现。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基于《四驱兄弟》+四驱车后的《火力少年王》+悠悠球等这样的模式复刻。自此“奥迪双钻,我的伙伴”所代表的价值再也没有上涨,可以说奥飞娱乐有一种自毁前程的感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