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虽低,风险却高1元起售的理财产品谨慎购买( 四 )

但是,采访人员也发现,多数投资者仍然停留在银行理财安全保本的固有思想里。他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基本不会细看理财产品说明书,觉得没必要看或是看了也不懂。所以他们挑选产品的主要依据是对银行的信任、业绩比较基准高低和期限长短这三个因素。

然而,在《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已被打破,而是要风险自担。因此,为了更好地衡量收益和风险,除了以上三个因素,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还需特别关注理财产品说明书,务必仔细阅读并熟知相关条款,尤其要重点了解产品类型、风险等级、投资对象(所投资产)、投资管理人、发行方式、以及相关的销售手续费率等等。

采访人员研究发现,理财子公司发售的新产品期限普遍偏长,固定期限产品有736天、1828天、1099天的;即使是开放式产品,开放周期也在季度或年度开放一次,开放频次相对较低。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是由于净值型产品的波动较大。若期限较短,可能面临客户频繁赎回,不利于资产净值管理。

而从资产配置来看,除了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投入也不少。比如,工银理财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资产最高仅占比60%,剩下40%会配置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这类混合类或者权益类理财产品会更加考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投资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也要将这一点考虑进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