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了它,腕表就身价翻倍?

为什么有了它,腕表就身价翻倍?

采访人员|赵晓娇

表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算是门外汉,说到腕表复杂功能都能迅速反应出一个在技术层面上很高深的词,叫“陀飞轮”。然而,这种直接的反应和技术无关,更多是与“顶级”和“昂贵”相联结。一块儿有陀飞轮的腕表就约等于顶级品牌以及动辄几十,几百万的价格。两款用料相同,功能相当的腕表只因相差了个“陀飞轮”,价格就很可能差个几倍甚至十几倍。

陀飞轮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让腕表的身价翻了这么多?其实,陀飞轮就是手表中一个让走时更加精准的机械装置;因为太难做,所以贵。

具体点解释,它是1801年6月26日,由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设计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目的是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走时误差。因为很早的时候,人们佩戴的主要是怀表或是挂表,无论是挂在胸前,还是揣在口袋里,由于钟表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摆轮可能会震动过快或过慢。宝玑先生通过让整个摆轮和擒纵机构以共同的轴心每分钟旋转一次而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持续旋转的设计使得钟表在不同位置所受重力的负面影响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腕表的走时精准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