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抽脂、隆鼻,“靠脸吃饭”行业里的独角兽之争丨什么值得投( 二 )

2019年5月2日 ,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赴美上市 。 本质讲 , 新氧是一个医美行业的信息服务提供商 , 主要依靠广告和抽佣盈利 , 仅2018年新氧的广告收入就达到4.15亿元 , 抽佣收入达到2.02亿元 。 作为一个电商平台 , 新氧挣的是线下医美服务机构的钱 , 它的成功上市也把打玻尿酸、肉毒素、割双眼皮的线下实体医美机构推到更多人面前 。 为医美机构服务的电商平台都登陆纳斯达克 , 医美机构是否也有机会?

总体来看 , 整个医美市场主要由上中下游三个部分构成 。 医美耗材(药品、器械等)生产商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主要是广告传媒、医美电商平台(如新氧)、B2C代运营和咨询平台等;下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大中型私立美容整形医院、门诊和单体诊所等 , 三方共同构成医美产业的生态圈 。

上游依赖于国外进口、集中度高、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局和规模;中游实现了医美信息的透明 , 使传统营销模式受到冲击 , 但近些年同质化程度高 , 作者认为 , 聚焦2C的医疗服务市场或许会有新的机会 。

据灼识咨询数据统计 , 中国总体医学美容服务市场规模(所指下游服务市场不包括上游和中游)从2013年人民币360亿元增长到2018年人民币836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为18.8%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