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券商喜提银行间市场金融债发行资格 非银机构流动性进一步激活( 四 )

券商短融余额上限大幅提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此前报道,为缓解近期因打破银行刚兑而导致的中小非银机构流动性紧张问题,监管将适时扩大对其融资的定向支持,一方面对部分头部券商发行金融债进行松绑,同时相应提高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额度。

2018年4月,央行发布《关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证券公司待偿还的短期融资券实行余额管理,要求“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按照短期融资券与证券公司其他短期融资工具余额之和不超过净资本的60%计算,并每半年调整一次短期融资券余额”。

而此次央行大幅提高了券商的融资额度上限。6月21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核定中信证券待偿还短期融资券的余额上限为人民币469亿元。6月24日,中信证券新发20亿元短融,其发行时待偿还短融余额为80亿元。这意味着,发行完毕后短融余额为100亿元,距离469亿元的上限还有巨大的空间。

对比中信证券5月份发行短融时,短融余额上限仅有159亿元,发行时待偿还余额已高达90亿元,而新发债券为30亿元,空间明显不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