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33亿“买顶”?A股行业龙头频现大手笔回购( 五 )
“前两年上市公司回购多为被动,出于稳定股价、解除大股东质押风险目的,但由于很多公司自身并不具备回购能力,所以出现不少爽约的案例。”曹雪峰称。
而今年则是上述行业龙头的主动回购,加上自身体量大、现金流宽裕,出手动辄就是10亿元起步,这使今年A股的回购总额要远远高于2018年同期。
这也与前述蒋竞松提及的观点保持了一致。无论是产业角度,还是二级市场博弈层面,资源向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仍未结束,“存量”争夺时代,强者恒强。
容易忽视的一点是,上市公司从制订回购方案到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再到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开定期报告发布等敏感期,回购操作时间并不算多,一遇到达到回购标准的价位时便会迅速出手。
这才有了中国平安从6月18日开始,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在回购的一幕。
“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即便是中国平安100亿规模的回购,也难以对其产生较大影响,更多是向外界传递看好公司未来的信心。”曹雪峰指出。
不过,向二级市场传递出看涨的信号,就已经足够。
推荐阅读
- 华为|中国无法购买顶级光刻机,为什么海外同胞不能做代理人专供华为?
- 富士康|第二个“富士康”诞生,获得小米、华为青睐,半年吸金233亿
- 又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上市,石头科技市值333亿,雷军发文祝贺
- 中国新家电巨头诞生:品牌价值高达2633亿,蝉联18年中国第一
- AMD新锐龙将至,联想小新Air14锐龙版降价:3799元买顶配机型
- 平安子公司与英特尔签约组建联合实验室
- 北向资金净流入27.37亿元 中国平安净买入7.84亿元
- 中国平安重返险资“股市一哥”
- Ai不孤读,iTutorGroup携手中国平安为乡村师生送出万节精选课
- 再抢汇丰头把交椅 贝莱德巨资增持赶超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