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厂商露“獠牙” 机海战术“分食”Others( 五 )

从产品方面 ,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手机企业在单个产品上不再只是单纯存在配置的差异 , 而是衍生出更多的产品型号 。 去年的小米8 , 就先后推出过青春版、标准版、屏下指纹版;华为Mate20也衍生了标准版、Pro、X三款不同型号 。 前不久 , 华为刚刚发布的Nova 5则是推出了标准版、Pro、以及5i三种不同型号 。

在产品的价格方面 , 各大品牌的不同型号产品正在覆盖不同价格区间 , 价格跨度往往能达到2000元以上 。 这些举措背后的目的非常明确 , 就是以更多产品型号、价格区间来覆盖更多细分领域的用户 , 从而实现更多的出货量 。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 市场的低迷期也正是扩大自己产品优势的最佳时期 。 对此 , 有通讯行业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出货量整体下滑 , 所有企业日子都不好过 , 尤其是那些小众品牌 。 之前小品牌每年的出货量还可能有个几百万台 , 现在最低的估计连百万台都达不到 。 这样的销量很难支撑其继续生存 , 所以对于这些小众品牌而言 , 活下去会越来越艰难 。 在大势之下 , 虽然部分头部品牌销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 但它们本身体量足够大 , 加上市场马太效应的增加 , 这个时间段也是它们分食小众品牌市场份额的好时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