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牛街道”年 GDP 超 2500 亿,中兴、腾讯、大疆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二 )

粤海街道的意外走红背后,还可以发现一条有意思的轴线规律。40 年来,深圳最有活力的区域沿着深南大道从东向西迁移,从罗湖区的国贸大厦,到福田区的华强北,如今落在了南山区的粤海街道。

深圳西进

1997 年,深圳市软件协会秘书长郑飞从武汉大学毕业来到深圳,用他的话说,那时的粤海街道还是一片空旷的 " 烂泥塘 "。

早期深圳发展最耀眼的地区在东边的罗湖。那里是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集中发展对外贸易。1985 年,160 米的 " 中华第一高楼 "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以 " 三天一层楼 " 的速度拔地而起,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

同一年,深圳西南部的深圳湾畔,大陆第一家高新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成立。这是深圳整个科技产业发展的起点,当时受到美国硅谷的启发,深圳市委市政府找到中国科学院,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各自投资 1000 万元,合办科技园。

这片当时的 " 烂泥塘 " 还没有行政上的归属,直到五年后,1990 年,深圳南山区成立,次年划分片区,科技园的位置正好落在了粤海街道辖区。这在当时还算不上拿到一手好牌,这一带都是靠近海岸的滩涂,大部分地区仍未被开发。一场大雨过后,或者海水涨潮,很快就会淹没不少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