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质量的互动三角关系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消费者与质量的互动三角关系

消费者是企业生产线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来购买我们的产品,企业就要关门。可是消费者的需要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对他们有用?消费者知道他需要什么吗?价格负担得起吗?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全部问题。所幸,优秀的管理者并不需要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必须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提供产品服务,是日本管理者在1950年以后学到的质量教育中的要项。

最重要的原理是:消费者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期望,作为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根据,以便在将来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质量。

第二个原理是:无人能估计顾客的不满意将来会对企业造成多大的损失。在生产线更换一个不良品的成本很容易估计,可是不良品流入顾客手中的代价是无法估计的。

不满意的顾客不会抱怨,只会转向他人购买。回来的是货品,而不是顾客。

谁是消费者?我们可以假定说:凡是付款的人,以及我们要去提供产品或服务让其满足的个人或公司,便是顾客。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例外。这里举出二个例子来说明。复印机所使用的硒鼓的顾客通常为技术员,他是在机器故障时接听顾客电话后前来修理,或是来作定期维修。他是将决定一个硒鼓质量究竟是良或是劣的人。滚筒两端有一些划痕或凹点,并不会影响复印机的性能,可是这时候技术员便能拒用它或采用另一品牌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由使用机器的人,也不是由付款买机器的人来做这种决定,而是维修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