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6小时变暗一次的神秘天体终于揭晓,凌日信号改变暴露其踪迹( 三 )

但是你一旦发现了凌日信号 , 你就必须弄清楚它的原理 , 这很棘手 , 因为褐矮星的凌日信号很奇怪 。 首先 , 它们会因为自身的内部热量和附近恒星的热量而发出微弱的光 , 以我们的眼睛来看 , 典型褐矮星的温度介于黑色与淡红色之间 , 在这个恒星系中 , 褐矮星不停地接收它主恒星的热量 , 这就意味着它朝向恒星的一面会变得通红 。 而它的背面则偏暗 , 但是正面的热量会被太阳风吹至背面 , 从而背面也会升温 。

把所有这些不同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并弄清楚自己实际上在观察什么 , 对天文学家来说是一项挑战 , 这些天体比科学家通常探测的木星或大型系外行星要大几十倍 , 但它们的质量还不足以使它们像恒星那样通过核聚变发光 。 因为它们体积偏大 , 所以它们从恒星前经过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就发现它们 。

但它们的数量也很少:通过凌日发现的褐矮星也就20多颗的样子 , 而目前银河系中总共也只发现了大约1000颗 。 相比之下 ,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 。 因此 , 天文学家认为至少在我们可以清楚观察到的太空区域内一定有一片“褐矮星沙漠” 。 我们所知的褐矮星数量太少了 , 一定是因为它们本身数量就很少 , 而不是我们在观测的时候遗漏了它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