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营销人,九个“小红书”( 六 )

嘉豪表示 , 自己是广州某护肤品企业的市场部负责人 。 在今年年初 , 公司高层决定投入资金进行小红书平台的推广 , 一开始是由三位品宣部同事组建了团队 , 自己运营了两个小红书账号 , 希望通过种草形式为公司的电商平台引流 。

“干了两个月吧 , 效果很一般 , 基本上每天都是分享美妆、护肤品的笔记 , 粉丝没几个 , 互动也不多 。 ”由于团队运营小红书账号的引流效果惨淡 , 嘉豪在圈内朋友的建议下 , 向公司高层提议转由第三方运营机构“操刀”小红书的推广 。

顶着KPI的压力 , 他先后在网上找了三、四家号称“专业小红书推广”的团队 , 详细沟通后 , 最终一家拍胸脯打保票的机构打动了他 。 协议规定 , 第一个月确定投入五万元 , 主要用于笔记内容策划 , KOL和达人账号的投放 。 “当时和对方还签订了保底协议 , 确保每天能引流至少30 。 ”

“30的后边没有具体的单位 , 对方说这个不好给出标准 。 ”嘉豪解释到 , 协议中所列明的保底数据 , 单位是要根据客户产品、引流需求而定 , 如果引流到电商平台 , 那就是30单;如果引流微信买家 , 则会是30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