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寒冬: “变革”与“重构”迸发求新力量( 三 )

“希望大家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新思路、新举措,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质量的提升,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樊友山表示,尤其要在环境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探索并积极参与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50强环保企业营收3350亿元

环保行业中民营企业融资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资金短缺,亟待金融部门“输血”或者推出新的融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给予环保企业资金支持。”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环保行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了多重影响,许多基本面良好的企业均被波及。

“为更好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赵笠钧说,还应加强直接融资制度上的支持,为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释放更大的募资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徐洪峰表示,金融和实体行业之间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环保企业普遍缺资金,且仍在使用一些传统的金融模式融资,而忽视了一些新的融资方式,比如绿色金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