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大湾区投资机会 企业亟待提升创新能力( 二 )

产业布局与投资机会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大湾区城市定位、资本市场要点、产业规划以及投资机会等方面做出了规划,提到包括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等大湾区建设的详细意见。

事实上,从整个大湾区产业发展来看,已经由工业经济迈向服务经济的阶段。三大产业结构从2012年发展到2018年已经变成了“1.2:32.7:66.1”,“一二三”产业完全倒置,转变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二产业占比也在逐渐下降。

在产业布局方面,“9+2”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发展轨迹。以广州为例,作为具有2000多年商业历史的城市,在商业方面的积淀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前广州各类市场一年的交易量仍有两万多亿,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广州仍处于一个中心地位,从地理位置上说,可以辐射至东西两方,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名誉会长李春洪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空间产业布局上,虽然将各个城市的产业定位差异化,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在传统的制造业和竞争型领域存在重叠和竞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