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美团“8分钟弹性时间”被指早就是行业惯例

联发科|美团“8分钟弹性时间”被指早就是行业惯例

文章图片

联发科|美团“8分钟弹性时间”被指早就是行业惯例

文章图片

联发科|美团“8分钟弹性时间”被指早就是行业惯例

这两天 , 《外卖骑手 , 困在系统里》一文连续刷屏 , 送餐时间被平台一压再压 , “外卖小哥成高危职业”登上热搜 。 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无一幸免 。 昨天 , 风口浪尖上的两家公司 , 做出了两套截然不同的反应 , 饿了么在9日凌晨1点最先表态改变 , 称将推出“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让用户自己选择 。 而美团先是 “暂不回应” , 被催得急了 , 9日晚上7:15 , 在饿了么“趟雷”10多个小时后 , 姗姗来迟了一个“8分钟弹性时间” , 但很快被揪出这是“行业惯例” , 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变化 。


在世界海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 不论你是“海上霸主”航母还是舰队旗舰“宙斯盾” , 碰上一种百八十吨的小船也要鸣笛敬礼 。 这种小军舰就是“扫雷舰” , 冲锋在前 , 承担着最大的风险 , 甚至直接面对牺牲 。
今天 , 饿了么实实在在当了一回“扫雷舰” , 本来美团是有机会乘风破浪的 , 但没想到最终还是翻了车 , 网友先是不买账:“选都不选就让客户多等8分钟 , 比饿了么还过分 。 ”

然后自家骑手又站出来揭了老底:“给骑手多留了8分钟 , 客户却不知道有这8分钟 , 被投诉就要被罚钱 。 ”

对于美团的回应 , 珊珊来迟也就罢了 , 但 “水分”实在太大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
美团回应称:“每一单外卖 , 在为用户提供准时配送服务的同时 , 美团调度系统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 , 留给骑手等候延迟的电梯 , 在路口放慢一点速度 。 我们将对系统持续优化 , 保障骑手安全行驶的时间 。 ”
首先就有消费者不买账了 , 现在连给消费者选择可不可以多等5分钟的机会都不给了?直接要多等8分钟?
当然 , 这8分钟消费者可能早就开始多等了 , 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 美团在给客户预计送达时间的基础上 , 都会给骑手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 , 且对骑手代理商的一个考察基础就是+8分钟 , 这在业内被称为“T+8” 。
这也印证了上面提到的美团骑手小哥揭底的说法 , 这8分钟本来就是存在的 , 并非因为这次提速引发的舆论而做出改变的 。
该人士称 , 这意味着美团没有任何改变 , 也没有在时长方面做出任何让步 。
不过 , 这也是美团一贯的风格 , 疫情期间美团被吐槽佣金不降反涨后 , 同样也没“服软” , 佣金还是没降 , 只是告诉你:“我们有补贴 , 我们有返佣 , 我们还有金融贷款” , 这波操作也被网友批评“没诚意” 。
第三 , 按照美团小哥的说法 , 消费者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8分钟的存在 。 也就是消费者看到了30分钟的送餐时长 , 而小哥看到的38分钟的时长 。 双方不同步 , 一方面给消费者快的错觉超时就是小哥的问题 。 另一方面小哥紧赶慢赶恐怕消费者误会 。 小哥被投诉受到处罚的几率明显上升了 。 颇有点“吃完东家吃西家”的感觉 。


第三 , 在《外卖骑手 , 困在系统里》一文中 , 美团的骑手并未提到这8分钟 , 而美团某配送站站长表示2016年到2019年 , 就收到3次加速通知 。 也就是这次引起争议的加速 , 极有可能仍然是硬性的提速 。 消费者看到的还是30分钟 , 但美团已经要求小哥加速到28分钟 。 然后就是再加上回应中的“弹性8分钟”了 。
唯一的可取之处是 , 美团终于承认是自己“没做好” , 回应也比饿了么多了不少字 , 当然时间肯定要晚饿了么10个小时 , 毕竟需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 。

当然 , 对于饿了么的回应 , 也称不上完美 , 但是 , 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善良的 , 他们的观点是 , 送餐时效对他们来说要求并不苛刻 , 让消费者选择是否需要加时 , 不如平台直接将延时加给小哥就算了 。
感谢这部分消费者的支持 , 但同时有些消费者对时效比较在意 , 也可以理解 , 小哥们先赶着送你们的单就好了 。
将这个选择权给到消费者 , 是一种双向选择 , 也不能算是甩锅的做法 。
还有没有更优的选择呢 , 也要留给平台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发展、尝试、完善 。
比如平台对于消费者 , 可否将送餐时间划定一个大概范围 , 预计30分钟的送餐时间 , 在用餐高峰时间±5分钟-10分钟都是合理的 , 在非高峰时间 , 预计30分钟的送餐时间 , 消费者可以选择是不是多给5分钟-10分钟 , 并将这个时间明确告知消费者 。
而平台对于骑手小哥 , 可否再宽容一些 , 虽然消费者没有选择点击“多留5分钟” , 但只要消费者没有投诉 , 超出时间如果不长 , 也别罚小哥 , 超出时间太长 , 适当少罚小哥一些 。
近年来 , 在各地消协对外卖送餐行业的调查报告中 , 送餐时间和食品安全、服务意识等并列进入高发问题 。 结论因何得来 , 还不是因为消费者的投诉 , 外卖平台不断压缩送餐时间 , 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快、快、快”的需求 。
外卖平台之间也将送餐时效作为竞争的关键指标 , 你平台预计30分钟送达 , 我平台预计20分钟送达 , 消费者就有可能选我不选你 ,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 本无可厚非 。
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 如果不是对送餐速度有过于苛刻的要求 , 绝大部分人都不会为难外卖小哥 , 但矫情的人也不是没有 , 对于服务业来说 , 这里的大多数人也就不是企业需要特殊关照的人群 。
没有消费者完全不介意送餐时效 , 只不过多数人不苛求罢了 , 这种情况下 , 你动动小手点一下“多给5分钟”又何尝不可呢 , 或者即使最终还是超时了 , 照样给小哥一个好评 , 不要去投诉又有何难?
你不投诉也就少给了平台压榨小哥的机会 , 但消费者投诉的权利也同样需要得到保证 , 那么你来选 , 是否给小哥晚一点机会呢?
从另一个方面看 , 哪家企业不是这样 , 最先被要求加码的一定是自家的员工 , 要么降工资 , 要么被要求加班 。 你可以不接受 , 那就换个工作 , 双向选择来去自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