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37个( 二 )

快捷出行 一日千里

本报采访人员 韩 鑫

【镜头】

“家乡的水产和应季菜,儿子最爱吃。”周六早上7点,上海市民杨阿姨两手拎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列车。儿子去年在北京安了家,杨阿姨便成了京沪高铁上的常客。

从上海到北京,1300多公里的距离,过去要15个小时,如今最快4小时18分,睡个短觉的工夫,便已身在千里之外。列车稳稳停靠在北京南站,低头一看,保温袋里的鲈鱼依然冻得硬邦邦,竹篓里的大闸蟹还在吐着气泡。杨阿姨说:“起个大早在上海买菜,中午就赶得上给儿子儿媳做地道上海菜,如今出门爱上了打‘高的’!”

【解说】

杨阿姨的体验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走向现代化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

看铁路,高铁撑起运输“动脉”。从咣咣响的绿皮车到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复兴号”高铁列车,中国铁路不断提速,高铁网越织越密,中国高铁里程也已占世界高铁里程的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