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整顿田制 , 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 , 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 , 对私田按地亩课税;\r\n子产的这个改革延续了二十年前“子驷改革” , 并没因为子驷改革引发既得利益阶级引发暴动而退缩 。 (子驷改革:唐朝孔颖达作的《春秋左传正义》中记载:“为田造洫 , 故称田洫 。 此四族皆是富家 , 占田过制 。 子驷为此田洫 , 正其封疆 , 于分有剩则减给他人 , 故正封疆而侵四族田也 。 ”\r\n这种改革必然会损害到既得利益者 , 子驷那次改革的失败 , 就是四族丧田者引起来的暴乱 。 因此在子产改革初期 , 舆人之诵曰:“取我衣冠而褚(贮)之 , 取我田畴而伍之 ,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这几乎又要酿成与二十年前子驷改革时同样的暴乱 。 不过三年之后 , 子产的改革获得了成功 , 人们就普遍地对子产的改革表示拥护 , 所以舆人之诵说:“我有子弟 , 子产诲之;我有田畴 , 子产殖之 。 子产而死 , 谁其嗣之?\r\n
\r\n
2.作丘赋 , 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r\n
“丘”本是被征服部落的地区 , 就是说 , 郑国统治阶级从此也要求“丘”所在的被统治阶级供应军赋了 。 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兵源 , 把原来只有国人才有资格承担的兵役扩大到野人 , 符合春秋末期战争发展的趋势 。 但原先国人因供应军赋所获得的特权 , 特别是相对于“野人”的特权受到了非常大的削弱 , 因此受到部分特权阶级的反对和阻挠 , 但他还是坚定地将改革推行下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