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售17万条人脸数据:我的“脸”岂能成你的“商品”?( 二 )
一方面是,人脸数据被不知不觉间被采集、上网、交易;另一方面是“换脸”等深度伪造技术不断精进,让人真假难辨。并且,不仅人脸可以伪造,连声音都能“克隆”。近期就有媒体报道,诈骗分子利用人工智能语音生成软件,成功模仿并冒充一家英国能源公司的德国母公司CEO,欺骗其多位同事和合作伙伴“转账”达22万欧元。
实际上,无论是AI换脸软件被质疑、约谈,还是人脸数据被公开兜售,早已根本上触及了人们的隐私底线:当人脸、声音也可被“深度伪造”,那还有什么证据辨别真实?
如果说,对一个人指纹的破解是对身体实体的破解,那么对人脸和声音的破解则是对这个人的数据破解。这意味着,在这个高度依赖互联网的时代,只要能模拟一个人的外貌、声音,犯罪分子就能在网络世界中完成一系列的“个人真实行为”。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溯本追源,要想有效预防视频、语音造假诈骗,核心问题还是对人们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
对个人而言,关键在于隐私保护意识的确立。之前国内公众普遍缺乏“隐私忧患意识”,对这一问题不够敏感,如今随着个人隐私关联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与切身利益相关,人们相应的隐私保护意识在提升,但以较真和动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观念水位”仍需提升。
推荐阅读
- 流氓公司第4赛epic包|第五人格:据说官方已制作人脸识别系统,漏网之鱼要夜不能寐了
- 地下城堡3|1元租号、60元破解防沉迷80元人脸包过,该怎么让孩子放下游戏!
- 逆水寒|每天至少发10条动态,持续发三年,逆水寒女玩家万条江湖记录火了
- 人脸识别|接入人脸识别认证,网易游戏再次优化防沉迷系统
- ti10|Ti10让CN玩家多失望?八师傅被骂三万条,查理斯虎牙开播点明要害
- 死亡赔偿金|两孩子游戏花掉父亲 22 万死亡赔偿金,用奶奶信息绑定并人脸识别
- 老玩家|传奇世界:当年老玩家PK输了理由千万条,现在就一条
- 王者荣耀|防沉迷“破防”,17次人脸识别都是“本人”,平台公开承认无能为力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防沉迷新规?上线就人脸识别,小学生彻底说拜拜!
- 身份证|玩家用奶奶身份证防沉迷,8次“人脸识别”后,屏幕弹出1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