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审计显示:农信社系统性风险根本缓解 少数不良率达5%( 三 )

四川审计厅对该省农信系统开展专项调查发现,风险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和少数机构风险较为突出。比如存在少反映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超过监管红线等问题。

所谓“监管红线”,是指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应高于5%。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2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1%。不良率超过监管红线,意味着前述审计提及的信用社不良率至少超过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

“从外部看,农信社不良率高主要因为历史包袱严重。”华北地区某地市央行中心支行人士表示,“从内部看,部分农信社经营比较粗放、贷款机制也不健全。”

他举例称,有的农信社对贷款的发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等来判断风险大小,而是过分倚重担保、抵押,发放贷款不重视第一还款来源,由此埋下风险隐患。

分析认为,农信社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在地方经济增速下行和区域产业不振时不良率将上升。目前一些地区县域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内产能过剩、贷款担保公司代偿能力下降,部分农信社或农商行不良率可能还会上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