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审计显示:农信社系统性风险根本缓解 少数不良率达5%( 四 )

按照风险程度分类,商业银行贷款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为了规避不良超标的问题,农信社在对贷款分类上可能采取一些“小措施”,比如将原本应计入不良类的贷款计入关注类,逾期3个月的贷款也未计入不良。

陕西省审计厅就提到,农村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所属独立法人机构中,高风险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从2015年的11家增加到2017年的23家。

陕西审计厅还指出,部分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逾期90天以上贷款15.35亿元、已出现明显还款风险的贷款6.66亿元未划分为不良贷款,借新还旧或展期贷款16.79亿元未划分为“关注”类。

实际上,不良高企也使得农信社盈利能力下降、抗风险能力减弱。河北省审计厅就指出,全省150家行社中只有25家拨备覆盖率达标,仅占16.6%,个别农商行的经营行为存在潜在风险。

前述华北地区某地市央行中心支行人士认为,信用社、农商行还是要加强不良贷款的控制和化解。比如建立融资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信用记录审核制度,实现银行与企业之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