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人民币稳定 体现中国担当

人民币稳定,体现中国担当(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报驻英国特约采访人员 孙微 本报驻香港特约采访人员 黄博宁 ●本报采访人员 赵雨笙 ●丁雨晴

环球时报:人民币稳定 体现中国担当

编者的话: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是大国的重要责任之一。旧中国积贫积弱,哪里还谈得上货币的稳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人民币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的币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的专家看来,保持人民币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稳定之源。这让美国彭博社感叹:“人民币稳定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担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伦敦金融城一直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人民币国际市场的“西方中心”,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前两年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行业中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1 “维持汇率稳定,中国认识早、准备早”

“中国在维持人民币汇率水平方面认识早、准备早,使人民币汇率水平保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努力卓有成效。”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基金经理李山泉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这样表示。在李山泉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和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是人民币日趋稳定的两个重要事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口换汇的做法,对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亚洲金融危机则给人民币保持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他认为,事实证明,中国当时没有通过人民币贬值确保出口竞争力。中国的“克制”没有造成范围更广的贬值潮,稳定了地区的金融秩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