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们都在被调查,微软缘何能独善其身?( 八 )

对于这家被投资者估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软件巨头来说,政府的审查和公众的批评并不陌生。该公司早年曾经历了持续数年的反垄断调查,并面临着几乎导致公司被分拆的漫长公开审判。最终,微软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罚款与监管机构达成和解,并在此过程中吸取了大量经验教训。

不过,微软曾被批评者所称的“邪恶帝国”绰号,如今已被人们忘诸脑后。现在,微软将自己定位为科技行业在公共政策事务上的领先倡导者,比如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益和为人工智能(AI)制定道德准则。尽管微软已提起诉讼,要求限制政府对用户数据的访问,但在全球各国政府眼中,微软仍是对政府最友好的科技巨头。

丹麦驻硅谷科技行业大使、外交官员卡斯珀·克林奇(Casper Klynge)说:“微软有自己的风格。当然,这是出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但微软在重要问题上总是与政府积极接触,这是我们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身上所没有看到的。”

市场变化和微软多年来的业务演变有助于解释微软的这种转变。与同行们相比,微软不像一家消费品公司。举例来说,微软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和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都销售广告,但与Facebook和谷歌不同,该公司整体上并不依赖在线广告和收集个人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