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从火星带回土壤样品,会存在火星生物入侵的可能吗?不能排除( 五 )

从“卡尔文”的特征来看 , 它没有任何骨骼 , 属于软体动物 , 也没有视觉器官 , 但它能感知周围的环境 , 并且力大无穷 , 似乎这不合常理 , 但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的休眠能力 , 我们估计火星在数十亿年前就失去了宜居环境 , 简单的说这种生物如果生活于火星表面的话 , 它可能休眠了数十亿年 , 我们对于北极冻土带的微生物研究可能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 , 但在火星表面这种极端环境下 , 存在数十亿年实在有些超出想象 , 即使在地球这种环境中最早也只发现了70多万年前的DNA片段 , 而更久以前的 , 也许连渣渣都找不到了 。

而另一种可能是这种超丧的生物是究竟在如何严峻的环境下演化出来的 , 能达到如此强悍的境界 , 不过这倒是科幻片中的通病 , 只要是外星生物都是超级强悍的 , 比如《异形》 , 又或者是《星河战队》中的虫族 , 这都是套路 , 而地球上诞生的生物中也许就只有水熊虫能在这种严酷环境休眠一段时间 , 但它却是人畜无害的动物 。

不过就现阶段而言 , 我们还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 以人类现在的技术而言 , 所有火星探测器都是单程的 , 从未想过要返回 , 而从地球出发再到火星返回 , 这几乎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 因为从地球到火星时间周期高达半年以上 , 来回至少需要一年多 , 飞船与物资准备 , 还有乘员数量以及来回的燃料 , 整体而言 ,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计划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