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芯片引路人:魏少军说市场论英雄,赵伟国谈何为芯片强国

聚焦对话国产芯片的发展之路。魏少军、赵伟国和杨澜就中国发展芯片如何做到自主可控、并购是不是有效手段、如何培养和储备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作者 | 丁广胜

精彩提要:

1. 2018 年全球芯片生产总量约 4688 亿美元,中国进口 3120 亿美元,占比 2/3。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教授解读,进口芯片中,1580 多亿美元被中国本地用了,还有 1600 亿美元左右的芯片装到整机中又出口了。同时,中国本土一年还生产了大概 370 亿美元的芯片。中国实际上真正用到的进口芯片只占进口额的 40%,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2. 中国芯片发展走到了什么阶段,处于什么水平?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先生认为,中国集成电路走到今天也就相当于抗日战争才胜利,解放战争初期,这场战争恐怕不是三年就能打赢,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3. 中国芯片业该如何发展?是否需要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