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为安全带上“紧箍咒” 技术为其再上“安全阀”( 二 )

行业人士表示,自热食品主要利用化学作用进行加热,在化学作用条件下可能存在爆炸的风险。倘若操作不当或产品设计不合理,包装盒则会因为透气性差,短时间迅速膨胀,可能被撑爆,引发小“爆炸”。当然,也不排除高温水蒸气或者热水喷出,把人烫伤。因此,地方条例、方案的出台对于防止自热食品带来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与升级 技术再为安全加上“安全阀”

如今,在自热火锅的拉动下,自热酸辣粉、自热米饭、自热螺蛳粉、自热炖粉、自热米线等自热食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同属于自热食品,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不容小觑。面对制定自热食品行业标准的呼声此起披伏,部分地方也已为安全带上“紧箍咒”。不仅如此,各大自热食品加工企业更要重视技术、品质方面的优化与升级。

据了解,国内自热食品一直采用高温高压杀菌技术,虽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自热食品的色泽、风味、营养丧失较多,产品的色香味形均不佳。

在此背景下,不少方便食品企业加强了技术创新,采用真空冻干技术,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机处理肉包、蔬菜包和调料包,使其中的水分不通过液态而直接升华成,留住自热食品自然风味、口感和营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