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隐私风险峰会在斯坦福大学举行,提出IRB隐私审查系统,避免数据滥用( 三 )

但问题是,当这种医学相关数据纳入至用户的心理测量概述时可能会出现意外的后果。这样的概述可能在一开始相对无害,只是预测你是否准备购买新车。然而,包含医疗数据输入的心理概述容易产生上面描述的假设性情形。

匿名化VR和AR追踪数据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个人的运动行为模式都十分独特。例如,每个人的踢球方式都不尽相同,尽管能够高度模仿,但总是存在微妙的不同。利用在VR头显采集的注视,头部方向,手部位置,身高体宽和其他行为与生物特征,研究人员判断个体身份的精度要高出8倍到12倍。

在一项研究中,通过采集95个时间点的数据,研究人员在识别个体身份的精度方面达到90%。就如同邮政编码,IP地址和声纹,VR和AR追踪数据应视为潜在的“个人身份信息”。因为无论是单独识别或结合其他信息识别,它都可以用来区分个人的身份。

这是医疗人士在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已经证明,通过结合所述数据与其他公开数据源,我们可以追溯个人的健康和医疗信息,如DNA序列,医疗记录和其他健康研究数据。但与医疗数据不同,VR技术采集的数据目前尚未受到太多监管,没有官方实体监控具体的采集,使用和共享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