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系公募强弱分明 国开泰富成立六年规模不足五亿( 五 )

对此,诺亚正行公募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李懿哲分析:“前者很大一部分产品构成是混合型产品,以定增基金为主;后者主要是货币和债券基金,很可能暂时以承接财通客户的现金管理需求为导向。定增产品在近几年政策限制加风格转向之下,表现普遍很差,再加上财通对资管公司倾力发展,两者规模增长差异不难解释。”

券商直接做公募业务问题浮现

除持股公募公司和成立资管子公司外,《红周刊》采访人员注意到,目前也已经有券商直接申请公募业务牌照,直接发行公募产品;市场上直接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包括中银国际、山西证券、东兴证券、华融证券、国都证券等5家;此外,华林证券也正在申请公募牌照。

据《红周刊》采访人员了解,直接由券商申请公募牌照的做法,具有充分利用券商的资源、不需要重新组建销售团队等明显的优势。但这样一来,券商的公募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较弱、财务核算也不算独立。因此,券商直接申请公募牌照的做法没有蔚然成风,且已成立公司所管理的公募业务规模也并不乐观。

统计显示,上述5家公司二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771.67亿元、58.19亿元、51.18亿元、15.39亿元及4.55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中银国际也不过排在第43位,其他四家的规模均在百名开外,国都证券甚至只排在第131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