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饿了么接入盒马, 商超改造的脚步在加快( 三 )

那么,是不是招募足够运力的配送员、再有一套算法强大的系统,就能服务好商超体系呢?我们看一个案例。外媒年初时曾集中报道,美国沃尔玛停掉了与一家第三方配送方Deliv的合作,据新闻说是Deliv的司机到达沃尔玛门店后,不能及时拿到货,有时候要等待40分钟,在线订单的备货效率比较低,店员可能优先考虑的是进店顾客的需求。我猜测,终止合作的背后应该有更复杂的原因,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核心问题,即传统门店诞生时并没有考虑在线订单去设计,包括亚马逊Prime Now为Whole Foods超市做配送,同样涉及超市流程改造问题。

因为大卖场配送与餐饮外卖的操作很不一样。外卖订单的饭做熟了,配送员去取,这是一个偏长尾的、碎片化的发货场景,餐厅多如牛毛、且订单基本都集中在“饭点儿”上,所以对线路选择、运力优化、甚至菜品出锅规律的考验很大;而大卖场的SKU通常在5万左右,是一个相对集中化的、但拣选更复杂的出货场景,因此仓配后端的配套改造是有必要的。配送服务无论采用哪种模式,最后都由末端消费者负责给体验打分,这中间不管耽误在那一环,都会影响评价。

沃尔玛年报显示,其2020财年预计的资本性支出(CapEx)将高达110亿美元左右,将主要用于门店改造、电商、技术与供应链。这说明为与亚马逊竞争,沃尔玛在后端的仓储供应链上也要贴近在线订单与数字化操作的节奏,它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改造层面的投入,不是单纯前端流量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