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暴龙小而性情残暴,和鸟类非常的相像!( 四 )

头冠作用尤引人关注

冠龙有着一套奇特的特征组合:一方面 , 冠龙与其他进步的虚骨龙类一样有着长长的前肢 , 发育半月形腕骨;另外一方面 , 它的腰带的一些特征却类似于相对原始的兽脚类恐龙 。 最为奇特的是 , 它的头上竟然长着一个巨大的非常精巧而脆弱的嵴 。 如果这个嵴长在植食性恐龙头上 , 也许还不太奇怪 , 但它却长在凶猛的暴龙头上 , 这让人难以理解 。 研究人员推测头冠的功能可能是吸引异性或是炫耀自己 , 就像公鸡头上鲜艳的鸡冠一样 。 更为有趣的是 , 幼年个体的头冠要明显小于成年个体 , 据此推测头冠可能还是一个重要的性成熟标志 。 头冠也有可能是其他功能 , 比如发声 , 散热 , 其具体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

冠龙的发现告诉我们 , 亚洲地区是暴龙类早期演化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 其实 ,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曾经发现过许多原始的暴龙类 , 比如发现于白垩纪早期的始暴龙(Eotyrannus)就是一种前肢较长的原始暴龙类 。 一些发现于侏罗纪晚期的破碎标本甚至都有可能代表最早期的暴龙类 。 比如发现于北美洲的史脱克斯龙(Stokesosaurus)和欧洲的祖母暴龙(Aviatyrannis)都有呈现了一些典型的暴龙类的特征 , 很可能属于原始的暴龙类 , 只可惜保存的化石材料太少了 。 不管怎么样 , 这些化石表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 , 暴龙类已经广泛地分布在北半球 , 开始了它们的繁盛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