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两年考:从概念风口到零售本质( 四 )

\n \n

林小龙认为 , 早期很多机构进入赛道砸钱的时候会带有一定的不理智性 , 更多是“花钱赌未来” 。 等到过了一波热潮之后 , 投资者也开始回归理性 。 “而一般过度疯狂之后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恐惧 , 当整个盘子被拉得很高的时候 , 摔的也很惨 。 ”

\n \n

互联网的风口来了又走 , 存活下来的是少数 , 而无数风口中的明星项目被高高捧起又重重落下 , 不到终局 , 谁也不知道哪家能笑到最后 。

\n \n

与F5不同 , 在楼下进入行业时正是无人零售风口最热的2017年 , 创始人张赢此前曾创办“掌上一小时速达便利店”爱鲜蜂 。 在楼下主要通过智能无人货柜的形式 , 为社区(占80%)、学校、CBD、产业园区等场景下的人群提供零食、生鲜、日用品等新鲜便利即时的零售服务 。

\n \n

彼时整个行业融资、抢点位正如火如荼 。 趁着风口 , 在楼下在成立的短短1年时间里(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迅速拿下4轮融资 。 不过在资本关注度上 , 在楼下与早期的京东境遇相似 , 又重又累 , 处于创业公司的灰度区域 。 当时的明星项目猩便利、果小美......是被资本和媒体追逐的热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