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全复盘:印度小李的中国历险记(27)

当一家投资机构过分强势,自然会挤压其他投资机构的空间,影响其他知名投资机构进入的意愿。最终话语权将只落到软银手中。

然而,小李显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我爱软银。如果任何人能帮助我们,他们拥有股份是应该的。”他对《财经》采访人员说。

而在完成管理层收购之后,OYO中国与OYO全球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公司股权架构。

《财经》采访人员独家了解到,OYO中国股权架构为“424”:OYO全球和软银各占OYO中国40%多的股份,剩下20%左右为本土团队占股和光速、红杉等其他股东。

此前业界一直有消息称OYO酒店在中国进行独立融资。对此,李维表示对报道不予置评。他称中国独立融资从来没有真正启动过,但中国未来很可能独立融资。“当然中国现在从第一轮开始,已经(跟全球)是单独的两个资本的实体,股东上面是分开的,所以中国单独融资的可能性是巨大的。”李维说。

不过《财经》采访人员从多名投资人及行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事实上OYO中国跟市面上很多大公司战略投资部和风险基金都谈过。但目前还未有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