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龙进军代餐饮品药企跨界为何难出“爆款”( 二 )

中国商报采访人员在浏览淘宝网站发现时发现,马应龙推出的产品在同品类中价格适中,但销量并没有进入前20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国商报采访人员表示,近年来马应龙推出了很多跨界产品,但销量平平,缺少“爆款”。这是由于消费者对于马应龙的认知仍停留在肛肠类药品上,它的品牌价值目前还没办法让其他产品的共享,所以马应龙的跨界难度较高。

寻求业绩突破口

中国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马应龙进军大健康产业,推出彩妆、食品等快消品是为了寻求业绩上的新突破。马应龙的财报显示,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肛肠及下消化道领域的药品制造、药品零售与批发业务以及医院诊疗等业务。从具体产品来看,为马应龙贡献较大收入的产品仍为痔疮类产品。

去年财报显示,马应龙痔疮类产品实现营收8.16亿元,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其他产品、医药流通以及医院诊疗分别实现营收4.63亿元、7.87亿元,以及2.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痔疮类产品的增幅呈现放缓趋势。财报显示,2014-2018年,马应龙痔疮类产品的营收增幅分别为-0.31%、8.26%、9.49%、18.81%以及7.67%。而2008年其痔疮类产品营收增幅为45.94%。在整体业绩层面,马应龙2017-2018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6.75%、25.53%;净利增幅分别为27.9%、-44.9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