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二 )

2 溃疡病

2.1 发生特点

溃疡病属于细菌性病害 , 5 — 6 月温度 30 ℃ 左右、中温中湿时最易发生 , 主要随风、雨水传播 。 ① 茎部受害症状 。 发病初期 , 植株茎上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 , 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 , 严重时整条肉质茎上布满病斑 , 枝条腐烂 。 高温干旱时受侵染部位呈灰白色突起 , 形成溃疡斑 , 其上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 , 病斑直径可扩展至 0.5 cm , 导致肉质茎软腐 。 ② 果实受害症状 。 发病初期 , 幼果的鳞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班 , 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如遇较大雨水时 , 病害迅速蔓延 , 果顶盖口附近变褐变黑 , 病斑上布满黑褐色颗粒状物;如遇干旱少雨天气 , 随着果实成熟黄色病斑突起 , 呈灰白色 , 形成溃疡斑 。

2.2 防治措施

加强农业防治 , 重施农家肥 , 同时用冲施肥进行淋根 , 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 增加火龙果茎杆蜡质层厚度 , 提高抗逆性 。 火龙果溃疡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易暴发 , 化学防治需以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化学防治药剂可用 47% 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46.1%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或25% 噻森铜悬浮剂 600 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