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真是假?证据在此( 五 )

图解:这张图像演示视差 。 太阳位于路灯的上方 , 太阳和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 。 虚像的位置是在水面的下方 , 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点瞭望路灯 , 显示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有了改变 。

证明地球运动的第三个发现是多普勒效应 。 我们接收到来自相对我们运动的物体所发出的光 , 其波长在我们接近光源时变短(即 , 更蓝)、远离光源时变长(即 , 更红) 。 当地球朝一颗恒星移动时 , 恒星看起来会略微偏蓝(只有高科技设备能测量到) , 而当地球位于轨道另一侧并朝相反方向运动时 , 它看起来会偏红 。 该效应表明地球具有相对恒星的速度 , 类似光行差 。

图解:天鹅周围水流的多普勒效应

所有这些现象都展示出地球相对于其它物体的运动 。 值得注意的是 , 根据相对论 , 我们总能进入某个地球并不运动的参考坐标系 - 即它的“惯性”坐标系 。 因此 , 从技术上说 , 可以定义一个地球静止的参考坐标系 , 在其中太阳、行星与其它恒星围绕地球转动 。 但制作这样一个与我们对多普勒频移和视差的观测相一致的坐标系是非常复杂的 。 而在地球的确运动的参考坐标系中解释我们的观测、则要容易得多 , 正如奥卡姆剃刀定理告诉科学家们 , 如有可能 , 尽量简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