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业务爆发,哪家机场上市公司受益最大( 五 )

2018年,上海机场的非航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7.4%,其中主要就是因为商业餐饮收入的增加,尤其是免税零售增长的带动。

与上海机场相比,首都机场的非航收入总额较高,但占比总收入的比例到2018年才突破50%:2016-2018年,首都国际机场的非航收入分别为38.92亿元、44.74亿元、59.5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是44.5%、46.7%、52.8%。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从2018年2月11日起,首都机场的免税经营业务开始执行新的免税经营合约,使得公司来自免税经营业务的收入分享比例有明显增长,加之高消费能力的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以及免税业务促销的拉动,进一步推动免税业务销售额增长,以及非航收入占比的提升。

除了上述两家机场,其他主要上市机场的非航收入占比均在50%以下。

广州白云机场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77.46亿元,其中航空业务收入达65.72亿元,占比为85%,非航空业务收入为11.75亿元,占比为15%。

深圳机场的非航收入占比更是逐年下滑,其2016~2018年的非航收入占比分别为23%、20.89%、19.3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