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托“踩雷”不断,转型也需防风险( 二 )

此外,今年年内还出现信托公司集体“踩雷”现象。此前,东方金钰多笔债务逾期未能偿还,涉及东莞信托、中海信托、中铁信托、中粮信托、百瑞信托、中建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凯迪生态此前发布的《关于新增债务到期未能清偿的公告》,到期债务未能清偿金额达139.67亿元。其中,牵涉安徽国元信托、国通信托、兴业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

其中,房地产信托方面暴露风险加速。以《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此前报道的吉林信托逾期事件为例,因融资房企东方银座陷资金流动性危机,吉林信托不幸“踩雷”。业内人士称,目前房企普遍面临融资收紧的情况,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无法偿还之前的信托贷款,有些甚至濒临破产。今年信托到期量绝对规模仍处于历史最高位,到期量的分布呈现前低后高的规律,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有可能加快。

信托业内人士李林(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房地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房企从跑马圈地进入到加速分化阶段。而对行业的理解与合作主体的选择,成为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风控的核心环节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信托风险项目和个数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为1006个,环比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872个增加134个,规模则由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2221.89亿元增至2830.59亿元,环比上升27.4%。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26%,较2018年第四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