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死磕社交:15款产品13个“要死不活” 活跃社交平台出手投资17笔( 二 )

媒体上有呼声称,2019年是“社交产品年”。巨头们对社交领域热情不减的同时,在社交产品不断涌现之下,社交创业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采访人员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巨头“社交梦”不灭

“人们的社交习惯已经很难被改变了。”在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里,大家在讨论最近出现的两款社交产品——ZAO和绿洲时,突然有人这样感慨。

不久前,陌陌推出社交应用“ZAO”,火不过三天,它就被相关部门因涉嫌隐私风险约谈;微博推出的“绿洲”也只火了一天,就因Logo涉嫌抄袭而下架。

前一天恨不得火遍全网,后一天就立马被泼了冷水。这样戏剧性的结果,不禁让人们想到今年1月15日那天发布的三款社交产品,都是在短时间内爆火,又在不久后没了消息。

王欣的“马桶MT”已经宣告失败,并转型为互动式内容电商平台;张一鸣的 “多闪”曾被腾讯起诉,称其不正当竞争;罗永浩的“聊天宝”曾轰动一时,Logo都换了两次,快如科技也经历了从巅峰到濒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