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庆特刊金融篇:金融棋活经济活( 二 )

秋天的贵州六盘水北盘江大桥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分外秀美,银行信贷为该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鲍赣生摄(人民图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百废待兴,集中力量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元气,离不开金融;发展市场经济,确保要素和资源流向最有增长潜力的主体,离不开金融;遭遇不测天灾,分散风险、使经济社会尽快回归正轨,离不开金融;扩大对外开放,高效率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样离不开金融。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事业的发展,勾勒出新中国崛起的清晰脉络。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70年间,中国金融经历了早期的“动员性金融”到“配置型金融”再到“服务型金融”的转变,但金融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使命始终没变。在高铁列车的蓝色车票里,在跨海大桥的桥墩上,在城市入夜后的万家灯火中……金融带给国民经济的变化实实在在。

一个个重大工程,得到银行信贷的有力支撑

强实业,服务经济大局

本报采访人员 王俊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