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从无到有 他组建我国灾后心理救援队( 三 )

对于国内的心理援助来说,2008年是个分界线。此前,心理援助活动只是零零散散地展开。汶川地震后,国内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几乎全部派出师生前往灾区,心理援助也开始为公众所知。

虽然学了多年的心理学,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对如此庞大的受灾人群,特别是丧亲家庭的悲痛欲绝,吴坎坎手足无措。

他只能多看多听多学多做。“早期在灾区的工作性质类似义工,我基本什么都干过。”吴坎坎说,等真正开始开展专业的心理援助后,让他感到最难的,就是如何与援助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灾区内的东方汽轮机厂受灾非常严重,为保证安全,整个工厂的家属区在灾后就被封锁了,厂内职工只能在限定时间内把家里的东西搬到临时板房区去。

为了迅速和这里的职工熟络,吴坎坎常去帮他们搬家,虽然每天都累得全身酸痛,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与东方汽轮机厂职工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攻克了工作中最大的难关。

吴坎坎持续在四川绵竹和德阳待了近两年的时间。此后,他的脚步一路追随着灾难发生的足迹,走到了玉树、舟曲、盈江、彝良等十几个灾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