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从无到有 他组建我国灾后心理救援队( 四 )

点滴摸索成就专业规范

11年前的那场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吴坎坎。

毕业后,吴坎坎留在心理所工作,成为全国极少数的全职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人员。当年一起读心理学硕士的40多个同学,只有他留在了灾后心理援助领域。

沿着张侃所长及前辈的脚步,吴坎坎开始思索如何将灾后心理援助做得更专业。

在汶川地震期间,全国心理学专业师生蜂拥而至,但由于经验不足,发生过频繁“骚扰”灾区民众、揭伤疤等事件。

“我们最开始也不太懂,往往就是拿着评估工具走访群众,比如你家里有没有亲人去世之类的。”吴坎坎说,但这种揭伤疤的做法适得其反,“甚至当时有种说法叫‘防火防盗防心理’”。

“我们现在就不会拿着问卷去了,而是将其默记在心里,在建立关系后,等待访谈对象主动敞开心扉。”吴坎坎说。

这么多年心理援助工作中,吴坎坎一直难以忘记的,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这个女孩因受惊吓变得自闭、不爱说话。在心理援助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她逐渐变得开朗,并成为小志愿者的组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