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有缺损?两滴修补液“种”出牙釉质( 二 )

“牙釉质主要的成分是羟基磷灰石晶体,其排布非常致密,纤维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首先通过紧密聚集形成直径约5微米的釉柱,然后这些釉柱进一步交叉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层级结构,让牙釉质坚如磐石。”论文第一作者、浙大化学系邵长鹆博士介绍说,由于缺乏包括细胞在内的生物有机基质,牙釉质无法再生。

由于牙釉质结构的复杂性,过去无法有效获得与天然釉质多级结构一致的大面积修复层,达不到临床应用要求,也没能真正在牙齿上实现修复。论文通讯作者、浙大化学系刘昭明博士说,理想的修复方法,应该是材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而且能实现原位修复。

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2000年前后,科学家得以观察到动物的成骨过程。

“斑马鱼骨骼的生长,海胆的刺的生长,都是一个在无定形矿物层上实现晶体外延生长的过程,我们发现,对牙的修复过程与生物的成骨过程非常类似。”唐睿康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复策略,有望将牙修复从“填补”时代带入到“仿生再生”阶段。

研究团队成员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然后等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