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有缺损?两滴修补液“种”出牙釉质( 三 )

接下来的48小时里,虽然肉眼看不出任何变化,但事实上,牙齿表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牙釉质长出来了。

“龋齿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这个仿生矿化前沿能完全的结合在需要修补的牙釉质界面上,同时能引导接下来晶体的实现外沿生长,让羟基磷灰石长出类似于釉柱结构的晶体,并朝特定的方向有序排列。

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3微米。“也就是说,牙齿上长出了一种连续的材料,一个与原组织一模一样、完全结合的生物结构。”邵长鹆说。

以假乱真 开展多样化修复

“我们用了与人体相同的材料,实现了结构性的完全修复,和本体组织几乎一模一样。”刘昭明对这一研究十分自信。

“真”到什么程度?邵长鹆第一次拿修复后的电镜照片给唐睿康看,唐睿康端详了半天,将信将疑:“这还是原来的牙吧,是不是修复材料脱落了?”

研究团队还进一步测试了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人员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牙釉质修复层的力学强度。结果显示,长出来的人工牙釉质,其硬度和弹性模量与天然牙釉质的数值几乎相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