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金立M11打响品牌复牌第一枪?太难了!( 六 )

而目前除了前述金立M11的短板外,它没有对外宣告的处理器也让人不禁为其性价比担忧,因为此前金立M7 Plus高达4000多的售价,处理器也只是骁龙660。但以前金立还有品质强大的品牌效应,而倒下再站起的它,还有人愿意为过去的品牌而埋单吗?不过以金立为代表的二线玩家进入,千元机的市场争夺战将再升级。

金立需要改变什么?

在这两年里,手机圈已经完成了一次大洗牌,既有华米OV的进一步壮大,也有锤子、360、金立、美图等的黯然离场。目前流量已经更为集中到几大巨头手中,并且几大手机厂商在手机需求量基本饱和的状况下,为了寻求市场增长,已经开始在对方盘子里抢蛋糕,比如OV推出子品牌主打性价比是为了抢小米们的饭碗,争夺更加细分的市场,而小米独立红米,为了高端低端两条腿走路,这些做法都进一步挤压了小品牌的生存空间。

对于金立来说,还清200亿的债务是当前首要任务,所以它必须要押注手机,这或许是偿还债务最行得通的一条路了。2016年底金立销量有4000多万台销量,据GFK数据显示,即使在破产消息传出的2017年金立也还有1494万台的销量,位于当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七。所以,金立还是有一定量的潜在老客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