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加哪两个字最让人绝望?( 三 )

那么 , 在我们汽车界的商业社会中 , 是不是手里的“牌”太好 , 价格就一定降不下来呢?

要解答这一问题 , 我们可以从汽车发展史说起 。 众所周知 , 汽车在过去一百多年经历了4个产业周期:

▁1870年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 但当时的汽车非常昂贵 , 是社会1%的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1908年 , 美国人发明了装配生产线 , 使汽车的成本与价格降到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所能承受的程度 , 继而欧洲、美国陆续成为 “车轮上的国家” ;

▃1970年 , 日本人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即时生产系统应用到汽车领域 , 进而推延到第三个产业周期 , 物美价廉的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2018年 , 这个行业开始进入第四个产业周期——大家不再仅仅把汽车当作代步工具 , 而是希望赋予它智能化、社交化功能 , 汽车在所扮演角色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

近几十年来 , 汽车产业在中国经历长足发展 , 但中国没有经历过汽车产业第一、第二产业周期 , 而是直接从第三个周期切入 。 1978年中国汽车产量只有10万辆 , 到2009年达到1360万辆 , 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 。 今天全球的一些著名汽车公司 , 其利润的30% - 50%都来自中国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