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对新一代银行IT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四 )

金融业务对RPO、RTO的严格要求,自不必说,是需要满足国家监管要求。互联网银行,对这一点还有其特殊性。相较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银行更强调面向社会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的银行服务,这与其服务群体、服务形式有关。

4、高规范

银行基础架构,是很庞大、繁杂的体系。这需要在架构规划之初,就秉承标准化理念,因此来应对复杂运营维护工作。通过整体的高规范性,也有利于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维体系。

5、低成本

很多传统银行在IT架构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其严重依赖外部(甚至国外)厂商不仅丧失了技术自主性,甚至连基本的商务议价能力也不具备。那么在新一代银行架构中,应秉承高性价比原则,充分运用低端计算计算和开源技术,有效地降低架构建设和后续运营的相关成本投入。

6、低风险

风险问题,是银行业基础架构的重中之重,在规划指出就应遵循下列原则:

依托高可用设计,减低风险发生概率;发生风险时,需采取隔离机制,控制单点影响范围;通过高效自动化的运维体系,快速恢复故障。三、理论基础:模块化与耦合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