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压力下,跨国企业通过加速器和孵化器搭乘中国快车( 二 )

强生在中国和亚洲寻求着创新解决方案。该公司正下大力气在上海运营一处设施,部分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该设施的入驻企业数量将达到50家。宾威廉表示,令人瞩目的是,赛诺菲和微软也在积极采取相似的做法。除了强生,默克集团(MERCK)的上海创新中心也会在下月揭幕。

在中国寻求新想法的不仅仅有科技和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他说:“消费品牌正在努力从初创企业之中寻找新型尖端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竞争力,应对实力强劲得多的本地品牌。”和强生一样,正在与初创企业合作的专注消费品公司绝非等闲之辈――百威英博和联合利华就位列其中。

译 Xiaxun & Joe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