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解”帮忙 垃圾变成宝( 三 )

陈立叶说,广州市李坑综合处理厂项目立项时针对的便是厨余垃圾,但是在该厂设计之初,我国对垃圾分类还未如此严格,可以说广州在这方面的布局是具有前瞻性的。

广州市李坑综合处理厂项目采取的是BOT建设模式,最终陈立叶带领团队设计的技术方案得到了广州市政府及相关专家认可并成功中标。“目前正在进行大型设备的安装及单机调试,预计11月底可进行带料调试, 今年年底投产、试运行,”陈立叶说。

破题:创新“热水解” 垃圾残渣减量化达八成

据陈立叶介绍, 广州市李坑综合处理厂项目将采用湿式厌氧发酵工艺,可同时实现占地面积小和处理规模大两个目标,并且产生的臭气、臭味能做到有效处理,垃圾日处理量可达1000吨,这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厨余垃圾处理厂。不仅如此,该厂的处理能力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不仅能处理厨余垃圾,也能处理餐饮垃圾。

“中国在推进垃圾分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技术设计中,我们已经想到这点。”陈立叶说,此前由于分类不彻底,厨余垃圾往往混入塑料、纸类、织物、金属、玻璃等,尤其是金属、玻璃物品,若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设备的正常运营。

推荐阅读